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

我看 Knight of cups


日前觀賞Terrence Malick 導的Knigght of cups -
一望無際的唯美意境
至沉浮不定之現實世界...
不算短的兩個小時中看世間縮影.
片中塔羅牌陣的聖杯騎士 -
象徵創意, 機會, 繁華事物...
倒置時則反轉為虛幻不實...
而他手中的聖杯,
納入再多的榮華富貴,
也無法填滿空虛的心靈.

男主角來此世原本有明確任務,
因顛倒迷惑而在凡塵中徘徊不定.
日復一日, 何時才能尋獲
人性原有的真心本性,
覺悟宇宙人生真諦?
這是導演欲向世人傳達的訊息.

導演曾有『Days of heaven』, 與『Tree of life』鉅作,
如今老來繁華落盡見真淳的作品,
莫非是其徹悟人生的深刻省思?

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

柏林漫遊


盈珍攝影

闊別已久的柏林改變好多.
道不盡的滄桑 -
第二次大戰受到盟軍猛烈空襲,
還有蘇聯紅軍大舉攻擊...
希特勒的惡業受到惡報.
而柏林也慘遭毀滅性的破壞.

曾幾何時, 柏林浴火重生,
如今已成為一個年輕, 活力的新都會.

花園, 湖泊, 森林, 綠地...
彷彿一首交響樂縈繞在市區.
美術博物館之多(有50多處)
提供一場場豐盛藝術文化饗宴.

生活費用僅是巴離生活費的一半.
又有音樂美術創作發揮的大好環境,
吸引了歐洲許多年輕人愛慕
而至此創業生活.

在此城市看到了歷史惡業逆囀的
另一風貌.
豈非德國勇於懺悔改過
得以重建誠信,
受到世人認同之福報?

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

懺悔


盈珍攝影

許多瀕死者都有回顧此生經驗.
其實是生命本質的歷程現象與觀照.
而將來往生去向 -
往佛國還是六道輪迴 (天道, 阿修羅道, 人道,
畜生道, 餓鬼道, 地獄道 )
比今安身之處更為重要,
完全是因果業力而感召化現.
懊悔, 覺悟得太遲
將無法彌補救贖曾造的惡業.

記得幼時曾趕走搬運食物的螞蟻,
還有背著重殼的可憐蝸牛.
我們一群頑童往牆邊緩緩爬行的蝸牛灑鹽,
只見牠融化般的縮入殼內...
想到那一幕就懊悔難過.

佛說須發露懺悔我們曾造的惡業,
以至誠祈望冤親債主能夠離苦得樂, 超生, 往生.
同時修善迴向, 祈求和解.

但願曾造諸惡業能隨著我們真誠守戒修善
而消失盡矣, 悉皆清淨.

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

Street Art - 街頭藝術


盈珍攝影

是 一種視覺藝術創作 -
創作者對於社會, 人文, 經濟, 政治...
各方面的觀照, 省思, 質疑, 批判.
以塗鴉, 貼紙, 海報, 或街頭雕塑...等等形式
在公共區域展示, 與大眾直接接觸交流.
是一種實踐主義與顛覆的藝術.

源於抗議標語圖案, 
以及對社會的批評與期望的塗鴉.
諸如60至70年代紐約地鐵塗鴉,
乃至於80年代視覺概念的街頭藝術.
雖然其間發展曾遭受爭議與反對,
但是此股洪流依然遍及全世界, 
也逐漸被大眾接納認同.

寒秋中, 巴黎新凱旋門廣場舉辦的
街頭藝術活動,
正是給予街頭藝術家們溫暖的支持和鼓勵.

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

淨空法師:學佛的好處就是不受外面環境影響了






淨空法師的這段影片
給予我莫大啓示:
人生短短數十年,
悲歡離合總無常。
我們若能將曾受的傷害,挫折,
轉化為激勵的能量,
逆流而上,才可免於墮入
黑暗痛苦深淵。
忍辱, 放下,
不受環境遭遇影響,
才能成就修行。

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

柏林圍牆旁的老阿伯


盈珍攝影

柏林圍牆遺跡旁,
有一位老阿伯
站在一張小桌旁。
桌面擺放著許多彩色小,磚塊,
還有紀念照片。
原來他是在1989那年
柏林圍牆,被打倒當日,
收藏了一些被色彩塗鴉的碎片。
之後,在圍牆遺跡附近
擺攤創業 -
考據史實的紀念照片
附上彩色碎片。
一首首美麗與哀愁的詩篇
就這樣融入老阿伯的生活。
 

柏林圍牆


盈珍攝影

如何能以一道圍牆
劃分領土,
隔離民眾往來?
這種違反人道的酷刑
已成為歷史,
地球人類的統合互助
才是生存濟世之道。
否則毀滅於自相殘害的
惡業果報也是必然。
人受果報業力影響而攝受投胎,
各承其業成長生活。
彌補缺憾,圓滿道行
是此生的終極目標。
而所有傷害倫理道德,
敗壞社會善良風俗,不公不義⋯
總總惡行終將會受到業報。

德國在二次大戰期間
的惡行惡狀 -
造成無數眾生受苦受難的罪行
是永遠無法彌補的。
然而他們願懺悔過錯(後代子孫也願承擔反省)
雖然傷害已造成,
至少他們真誠發露懺悔
(揭發歷史真相,悔過致歉永不再犯)
誠如佛法所說:
我們的過錯要發露懺悔,
反省改過永不再犯,
才能漸消業障,
否則萬劫不復。

柏林圍牆遺跡
引人無限省思。

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

海洋博物館


盈珍攝影

閒逛法國 Saint Malo 的那個下午,
經過當地民營的一間
海洋博物館。
館主是位親切友善的陽光男孩。
熱心介紹與父母家族合力
建立的博物館由來。
小小博物館呈列的許多寶藏
來自他們努力的尋訪 -
包括不少被棄置的海洋物質,
還有熱心人士的贈予...
規劃整理後
以美好的風貌分享大家 ~

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

空間藝術


盈珍攝影

七月初時,
曾在倫敦觀賞新銳藝術家舉辦的
空間藝術展。
許許多多盒子呈現無限可能⋯
在我眼𥚃盒子猶如一個家,
本應充滿包容與愛。
或空或滿,
或新或舊⋯

敞開或閉鎖⋯
訴說著人生的無常。

此外,
也看到許多大大小小不同年代
的時鐘穿梭於此空間。
我感觸時間對於空間萬物
的影響力⋯
隨著歳月流逝,萬物終將老朽,
靈魂脫離老朽之身時
無法帶走一物,
唯有我們造的業力將如影隨行。

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

距離


盈珍攝影

最遠的距離
是冷漠.

相通的心靈
縱然千山萬水
也 = 零距離.

為何長年不見的人一見如故?
有些人卻是話不投機半句多?
心靈知道.

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

海洋與海洋生物正在受苦難


盈珍攝影

 日前 SELFRIDGES&Co 與
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 
聯辦的活動 - Project Ocean 
在SELFRIDGES&Co的宣導會場
有保護海洋的資訊, 影片.
此外, 也展示許多被棄置的
塑膠垃圾袋回收再生製成的物品.

古往今來,
因人類食用魚類, 甲殼動物, 還有其他海洋生物,
而從事愈來愈大規模漁業,
導致海洋生物銳減, 破壞海洋生態.
( 許多生物來不及長大孕育新生命就被捕捉,
因此物種愈來愈少. )
同時有許多廢棄, 污染物質被拋入海洋,
造成海洋浩劫日益惡化.
有許多保護海洋聯盟義工潛入海中移除海洋垃圾,
也試圖拯救被魚網器械困住的生命.
他們呼籲人們停止或減少食用海鮮生物
即是對海洋保育做出了貢獻.

海底已成污物溫床.
魚類也飽受污染, 病毒之威脅.
捕魚業規模的高度發展,
令海洋生態深受其害, 瀕臨枯竭...
人類深重的殺業將導致萬劫不復.

力行海洋保育
是良心道德的覺悟與實踐.

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

綠蘆筍素菜


盈珍攝影

做素菜簡單又省時,

將綠蘆筍, 紅椒, 洋蔥洗淨切片,

加少許油清炒, 再放些乾果與鹽, 

五分鐘就完成.

清脆可口又營養 !



附註 : 綠蘆筍非常有營養
是維生素B6,鈣,鎂,鋅,膳食纖維,
蛋白質,β-胡蘿蔔素,維生素C,維生素E,維生素K,
硫胺素,核黃素,蘆丁,菸酸,葉酸,鐵,磷,鉀,銅,
錳和硒良好的來源,還有一種微量元素
增強胰島素從血流運輸葡萄糖進入細胞的能力。

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

家常素菜

餐廳素食
家常素菜


日前與親友在一歷史悠久典雅餐廳聚餐 -

此餐廳以葷食美味聞名.

提供我的素食似乎有點乾枯乏味...

也還好我一向無鹽無味習慣了.


不過還是覺得自己做家常菜

四季豆炒豆干與小蕃茄可口多了 :  )


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

牛仔褲裝


盈珍服裝設計

單寧布料 DENIM
源於法國的一個小鎮NIMES.
由斜紋織布機將染色線與白色線
交織成的斜紋布料,
以此布料製成的褲就是我們俗稱的
牛仔褲.

牛仔褲發源於1847年美國的LEVI STRAUSS.
當時原本經營布料, 
 之後因應掏金礦工所需, 
以帆布製作較堅韌實用的工作服,
於1873年完成註冊商標Levi's , 
一路領導牛仔褲時尚.

無論是成衣或奢侈精品, 
 牛仔褲受各界人仕歡迎,
也在每個不同年代大放異彩.
50年代直筒保守款式.
60至70年代流行喇叭褲.
80年代出現俏麗瀟洒的窄褲管式樣.
90年代至今, 
 有崇尚寬鬆低腰的洒脫自在, 
或嚮往典雅的高腰款式...
牛仔褲已進入一個融和多元格調的
新紀元, 
穿梭於時尚圈歷久不衰.

長久以來,
人們對牛仔褲情有獨鍾, 
豈非服裝界的一大傳奇?



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

優雅褲裝


盈珍服裝設計

棉麻布料
之輕柔, 美挺質感十足.
   
褲裝 - 與裙裝全然不同的品味.





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

太極


除了步行, 我很少做其他運動.

會想學太極是被那種優雅的肢體動作吸引,

當然也是希望能運動健身.
 

暖身基本動作將近 1小時後,

繼續跟隨指導老師的帶領,

在典雅的東方樂曲中緩緩進入太極世界.


體驗半個多小時剛柔並濟的肢體律動

( 每一節動作皆有健身防身功夫 )

然後再靜坐, 冥想, 指壓按摩...

結束兩個小時課程後的感受是

輕鬆舒暢, 心情開朗.



太極是融和著堅強, 柔靜, 健身, 防身的一種武術,

也是放鬆運動,

可調節氣血循環系統.

端正, 婉轉, 穩定, 柔和所建立的機制

可以疏解和預防生理與心理的緊張.

動作由柔軟至剛勁,

可將全身關節調整協調.

練習後周身感覺熱能與飽滿感.



太極是於運動中調心, 調神 ( 心清靜, 平和, 放鬆. )

可使頭腦細胞清新.

調整脊椎舒暢不生硬.

腰部強健 ( 腎滿, 胃功能佳. )

下肢肌肉的緞練可減緩關節炎.

呼吸細長, 增加肺活量. 強化內臟.



太極之動靜互相結合為養生的特點.

完全清靜至陰陽互動,

即所謂 - 無極生太極.

 

身體的運動不僅僅是緞練體能,

更需與心靈精神的配合協調.

當我們行得正, 氣就順,

氣順神就寧.

行不正, 氣不順,

氣不順, 神不寧,

神不寧, 心不安,

心不安, 精神身體狀態一定不健康.

心安理得, 沒有執著煩惱負面惡念,

精神身體狀態必然會健康.

這也是太極的意境與精神內涵..



 





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

從念阿彌陀佛開始


盈珍攝影


佛學佛法在西洋社會不似天主教, 基督教

那麼廣為人知.

有機緣遇到對於佛學好奇或有興趣的人時,

雖然才疏學淺, 但我依然樂於在最短的時間內

 ( 現代人的時間都很寶貴 )

簡單扼要說明學佛修行的涵義與方法,

期望能接引每一位有緣人認識佛學佛法, 認真修行.



簡單的說, 學佛修行可從心中念著阿彌陀佛開始.

在我很小的時候常在大街小巷常看到過這四個字,

可惜完全不知所云, 錯過了太多時光.

阿彌陀佛雖然只有四個字, 卻代表所有一切諸佛的名

( 每一位明心見性覺悟者即為佛, 各有其名號 - 
別名. )

我們念阿彌陀佛以清淨心靈,

將自性 ( 原本具有的真心本性因迷, 愚痴, 

不覺而為凡夫.  

覺悟的境界是佛的境界 .) 恢復.

也可說是願將阿彌陀佛的善根福德變成

自己的善根福德.

也願學習效法阿彌陀佛的願力道行 -

阿彌陀佛於成佛前的住世期間 - 

過去無量數劫以前

於『世自在王佛』住世時, 曾為妙喜國的國王.

很喜歡修學佛法, 也能很快領悟.

後來放棄王位, 出家為僧, 法號法藏比丘.

有感於世人內心為貪念惡念所困, 為外在世界災難所苦,

請教老師世自在王佛, 表達其願力 - 

期願極樂淨土得以實現.

世自在王佛鼓勵法藏比丘至心求道, 

並開示修行方法.

以念佛一法方便十方眾生修行,

作為普度眾生的法門.

而後修成正果, 證入無所執的清淨境界,

並發四十八大願, 

要成就一個清淨平等集十方諸剎土美好於一的

佛國極樂世界.

經過數劫努力, 廣大願力的因, 

與歷經無量劫修得功德的果,

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, 

成為十方一切諸佛讚譽的阿彌陀佛.

『阿彌陀』三字其義即為『無量』.

其壽命, 光明, 智慧, 神通, 道力, 慈悲, 相好,

無一不無量, 所以我們可稱阿彌陀佛為

『無量壽佛』,

或『無量光佛』. )

內在心靈清淨無垢, 外在言行舉止善良, 

反省悔悟不二過,

此即我簡單解說的學佛修行.

如是簡述, 多數洋人都聽懂了大概.



其實學佛修行並不難,

只怕貪念不斷, 瞋怒不改, 癡迷不悟 ...

則必將於輪迴中沉浮, 永難出離苦海.


心靈清淨無邪, 佛菩薩自然與我們同在.

多看佛經書, 多學習佛法善知識,

更深入的領悟要靠自己用功與智覺.








 


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

Mont - Saint - Michel 美景

(C) Photographie Patric Courault
(C) Photographie Blaise Sanchez
(C) Photo Marc Lerouge
Artist - Wojtek Kozak

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

Saint Malo 之旅


盈珍攝影

Saint Malo 是法國西北部 Bretagne 區
最著名的海港.
大西洋海域交通的樞杻.
19世紀曾被海盜佔據,
獲當時政府許可對敵船掠奪,
並繳納部份戰利品.

二次大戰法國為保護巴黎古城文化遺產而投降,
但是濱海地區難免遭砲火摧殘.
戰後法國政府進行大規模修復,
還原其初始的風貌.

漫步在一望無際的金色沙灘 ,
感受海天無比的浩瀚與遼闊.
陣陣海鷗歌聲,
彷彿與浪花和音讚嘆 -
紅紅太陽吻別海面的美妙剎那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