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

學佛

 
斷「貪嗔痴慢疑」五毒
需斷惡修善 - 守戒律
(修十善業是最基本戒律)
在家 - 守五戒修十善業。
出家 - 守沙彌律儀。
斷惡修善
是完全的自性流露。


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相應。
「 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?」
「 學佛是人生最高享受」
聖賢所言值得我們品味深思。


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

正能量 - 負能量


盈珍攝影

人生在世所作所為
對自己,對他人都有深遠的影響。
我們的起心動念和行為舉止
會感召不同能量。
慈悲喜捨,愛心,布施⋯
自然有天堂意念,
能產生正能量,幸福感。

反之,不良的生活習性與作為
必然感召煩惱不安,
吸引負能量 ,
影響身心健康 !

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

萬物皆有靈


盈珍攝影

其實動物都有靈性,
只要我們有慈悲心,
不傷害眾生,
眾生能感受,
至誠心是可以溝通的.

記得多年前家中廚房門邊
的地磚空隙跑出
一群螞蟻排列行走著.
我擔心會踏到牠們,
只好和牠們商量
拜託牠們不要在那兒活動.
結果次日至今
再也沒有牠們的足跡了.

另外一次,
是有隻巨型蚊
由窗外飛入吾家而驚慌亂闖,
我試著拿了一片竹子
請牠站在上面以便送牠到窗外.
靜候片刻,牠真的慢慢降落在竹片上,
我輕輕移向窗口時
牠就翩然飛走了.
令人印象深刻.

或許都只是巧合,
然而 - 萬物皆有靈
無庸置疑.

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

茹素


盈珍攝影

動物與植物的不同在於 -
動物是有情眾生
能感受生老病死之痛,
有情識 - 喜,怒,哀,樂,分別,執著,
嗔恨的眾生。

植物是無情眾生,
雖有觸覺,
然而沒有分別,執著,
嗔恨的情緒。

吾人茹素是不忍食眾生肉
但必須進食以維持身體所需
的無奈之事。
所以我們在吃素時
要感恩植物的供養。
更要斷惡修善。
修行的功德
其中也有植物犧牲奉獻的成就。


(淨空法師學佛答問筆記摘要)

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

如何尋回最初始的真心本性?


盈珍攝影

身體並非「我」,
(初始的自性才是「我」)。
我們生生世世不知換了多少身體
(就如換衣服般)
身體還在時盡其用以
修善消業,
不在時就捨下放下。
身體的衰老是自然現象 -
凡物質皆有生有滅。
早衰或晚衰取決於於習性。
我們保養身體是為健康生活,
過於注重美容,
時時又要供養著我們的身體錦衣玉食,
是在造貪嗔痴慢惡業。
屬於物質的都是有生有滅,
唯有最初始的真心本性(自性)
才是真正的我,永恆不滅。
 

我們如何在顛倒迷失中
尋回真正初始的心(純淨心)?
必須斷惡修善,看開,放下。
還是那一句:
由守戒生定力得真正的智慧,
真心本性初始的自性即現前。

願與朋友們共勉 ~


最初始的真心本性


我們帶著宿世所造的業力來此世間。
牙牙學語之初
就知道「我」這個字語 -
我要這個,我要那個⋯
這種我執令自己失去自我,
失去最初始的真心本性。
此最初始的真心本性
才是真正的我(自性)

靈魂(神識)並非「我」,
因為靈魂還有迷,顛倒迷惑。
有妄想分別執著。

自性沒有妄想分別執著。
是清淨無染。

自性是我們原本初始具足的,
因貪嗔痴顛倒迷惑而喪失。
唯有由修持戒定慧
(持戒生定得智慧)
中才可能尋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