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3月23日 星期六

觀世音菩薩


盈珍沐手恭繪觀世音菩薩圖
觀世音菩薩
是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中的大菩薩,
《無量壽經》記載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
同為西方極樂淨土中阿彌陀佛的左右脇侍菩薩。

《悲華經》敘述阿彌陀佛於過去有一生
曾為轉輪王無諍念,
其長子名不眴出家之後,即號「觀世音」;
在久遠的將來,阿彌陀佛涅槃後,他將候補成佛,
號「普光功德山王如來」。
據《悲華經》卷二記載,觀世音本名不眴,
是無量劫前轉輪王無諍念的長子,
因為其在寶藏佛前發願:
「願我行菩薩道時,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,
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,
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,
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,沒有人可去請求保護,
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。
如果他能夠憶念我,稱念我的名號,
那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,
被我天眼所見,如是一切苦難眾生,
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,
則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果。」
寶藏佛即為祂授記:「善男子!汝觀人天及三惡道一切眾生,
發大悲心。欲斷眾生諸煩惱故,欲令眾生住安樂故,
善男子!我當字汝為觀世音。」此說菩薩因地具大悲心,
普令眾生離苦得樂,因此寶藏佛為其命名觀世音。

不空三藏所譯《大方廣曼殊室利經》又說,
觀世音菩薩將以「平等光明普照如來」的名號成佛.
其他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,
於過去無量劫中,早已究竟成佛,
名號『正法明如來』,
由於他的大悲願力及所發菩提心,
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,
所以依然示現為菩薩。
以救苦救難為己任,故在民間的影響極為深遠。

(沐手恭畫觀世音菩薩)


沒有留言: